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江西、浙江为什么有那么多客家人?(一)

发文单位:   发表日期:2021-04-09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编者按:客家民系肇因于中原汉人多次南迁,由浙赣入闽,由闽入粤,融合闽粤当地土著而形成,并最终将闽粤赣边山区变成基本住地。但自元末明初开始,却有大批闽粤客家人因种种原因回迁至赣南、赣中、赣西北和浙西、浙南等地,形成一股又一股倒迁赣浙的潮流,使客家民系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什么客家人要倒迁赣浙呢?知名客家学者、龙岩学院张佑周教授是这们说的:

 

明清时期闽粤客家倒迁入赣的原因,从迁出地闽粤两省看,主要是元末明初以来少涉战祸,经济开发速度较快,人口增殖也快,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尤其在闽西这片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土地,经过元中后期和有明一代的休养生息,经过客家人秉承中原文化精髓,珍惜“天时”,发挥“地利”,凝聚“人和”,利用近300年难得的太平岁月,利用闽西丰裕优越的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敦亲洽友,兼容并蓄,团结带领当地土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辟地置田,“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致使被山带溪的闽西大地,“蝗不入境屡丰收”。农业的繁荣,使百业兴旺,生齿日繁,人口大增,古汀州甚至出现“十万人家溪两岸”的繁荣景象。闽西客家人的生存空间于是日见逼仄,外迁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于是渐成常态。加上明代沿海倭寇侵扰,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尤其是明郑政权与清廷反复拉锯战以及清廷为对付郑氏集团而实行“迁界”政策等,都使闽粤人民不得安宁而思外迁。从迁入地江西看,首先是叠经元末明初至明中叶多次少数民族起义及明末农民战争的冲击,生灵涂炭,人口凋残,出现了田园荒芜、地旷人稀的局面,生产的恢复、田园山村的垦辟,都需要借助外来的劳力;其次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优质的山林竹木资源的开发和赣江北流形成的通往江浙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具有吸引和容纳外来劳力来此经营商品性山林经济的广阔空间。

闽西客家倒迁入赣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明中叶。其时,“闽广流寇”犯境大增,朝廷于天顺八年(1464年)特设南赣巡抚对付赣闽粤边寇乱不断的形势,又于成化年间(1465-1487)任命洪钟“安辑江西福建流民事”。“闽粤流民的‘进扰’、流聚,官府随之而来的‘讨平’安辑,是当时客家入迁南赣的一种特殊方式。”崇义、定南、长宁(今寻邬)三县的设置,就是为了安插受招抚的流民,当时被称作“新民”。如崇义县就是大儒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取得“征漳寇”和“征粤寇”的胜利后,除了上奏朝廷设置平和县和和平县外,也为“征赣寇”、“征粤寇和安置“新民”而设置的。

清代倒迁入赣者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应当地政府的招垦复业和业主的招佃。赣南原来就地广人稀,王阳明镇“赣寇”后,田地荒芜现象更加严重。正如海瑞在《兴国八议》中所说:“兴国县山地全无耕垦,姑置弗议。其间地可田而未垦及先年为田而近日荒废,里里有之。……访之南、赣二府,大概类兴国。”因此,赣南各地很需要招徕外籍劳力来发展生产,以充税赋。如乾隆《上犹县志·杂记》载:“自康熙十三年至今,(上犹)人绝烟断,空余四壁,孤城一片荒山。……卑县蕞尔荒陬,招佃垦辟。”因为较长时间的寇乱,许多地方旧荒未垦,新荒又生,所以官府不得不多次颁布招垦令。闽西毗邻赣地,故占得先机,应招迁入者众。先期迁入者亦常牵带有血缘或地缘关系者迁入,呼朋引类,招徕同乡同宗之人,甚至建村立寨。当地田主则“城中世业悉属下乡,招闽广流寓赁耕”,“先代相仍,久耕一主之田至子孙十余世,近者五六世、三四世”。宁都直隶州下辖之宁都、瑞金、石城三县,与闽西接壤,所以佃耕者闽西人占绝对多数,“建宁、宁化之人居十之七八,上杭、连城居其二三”。有学者据当地地名志研究,宁都县“明清两代自闽迁入,原籍清楚的基础村共171个自然村,其中,宁化、建宁140村,上杭、连城31村,分别占总数的81.828.2%,与当地学者魏礼的估计相合。瑞金县、石城县的客家人,也大都来自闽广流寓之人,尤以闽佃者多。

倒迁入赣的第二种情况是明郑旧部降清后被安插于兴国、赣县等处屯田。这部分明郑将士,大多来自闽西南,包括汀州府和漳州府的龙岩、永定、南靖、平和等县,有客家人和福佬人。因而如今的兴国方言除客家话外,亦有少数村庄讲闽南话。他们有的是随郑氏抗清半途叛郑降清被解甲归田的,也有的是追随郑氏入台后于清廷收复台湾后被遣回集体安置的。如康熙八年(1669年),“敕遣海澄公标下都督总兵许员屯田于赣,蔡璋屯田于兴”。次年春,蔡璋就率属下 “目兵千有余人,扶挈家口至县”,郡守亲自到兴国县“按籍授田而析置之”。其时郑氏仍据台未降,许员、蔡璋等应是叛郑降清者,被以礼相待,郡守亲迎,授田安置,借以招降纳叛。

倒迁入赣的第三种情况是经济利益驱动,尤其是有种麻、种蓝传统的汀州府客家人。

如赣西袁州府,自明中叶开始就有闽省客家人受招入迁赁山种麻。府志载:“百年以前,居民因土旷人稀,招入闽省诸不逞之徒,赁山种麻。”袁州府属宜春县志载:“宜无所谓棚民也,以彼僦地耕山,因名之。……要皆系闽狡不根,流寓邻省,诸治山谷间,艺麻为业。……万历末始至宜,初寥寥散处,冬归春集,迄崇祯,实繁有徒,群萃蓬处,形连势贯,依倚为奸。”同属袁州府的万载县志也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虽然对前来种麻之人多有不尊,甚至说其为闽省“不逞之徒”、“依倚为奸”等,但从“冬归春集”、“种麻”、“艺麻为业”等记述可以看出,这些“棚民”应是闽汀人,因为汀人种麻、艺麻,术业有专攻。

又如赣北的瑞州、南昌等府。瑞州新昌(今宜丰)至迟在明末,其黄岗山就有赁山种蓝的福建流民。县志载:“天启间,福建流寓种山者,自愿立棚开垦,插蓝认租。”雍正初年,从台湾逃出的上杭人温上贵曾潜匿新昌,“在具之港口(今车上)谋逆,通结义宁州、万载棚民”,“出入(黄岗)洞中聚众骚扰”。种蓝也是闽汀人的专利,而且上杭人温上贵能在该地出入自如,谋逆聚众,说明当地棚民或多有其老乡。

南昌府属义宁州的反清斗争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被镇压下去后,知州班衣锦奉旨向闽、粤和赣南等地发出招贴,招民垦荒。于是福建的长汀、上杭、武平、宁化等地有大量客家人,扶老携幼成批迁义宁州,搭棚居住,开山垦荒,种蓝种麻,亦称之为棚民。州志载:“迨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国家生齿日繁,闽广诸省之人散处四方,分宁(义宁州别称)地广人稀,因而诸省之人扶老挈幼负耒而至。对于棚民的治理,清廷虽于雍正二年(1724年)颁有《棚民保甲法》,规定“江西、福建、浙江三省棚民……已置产业并愿入籍者,俱编入土著,一体当差”,但义宁州却由于当地土著多方阻挠而不得不另立都图,另给学额,以解决棚民子弟科举问题,“以怀远为名,隐寓招携之义,其秀者令为义学,课习五年,俱得一体考试,卷面注怀远字样……”故今修水客家仍被称为怀远人。

义宁州“旷土之租甚轻,久荒之产极沃,而无产之人得土耕种,其力倍勤,故不数年家给人足,买田置产,歌适乐郊矣。”早到之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发展起来,很快买田置产,定居当地,落地生根。后来者则大多先为佃农,为棚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种麻种蓝,也逐步落籍为当地客家人。据史志记载,道光年间(1821-1850),“武乡二十七都大函山,源深谷邃,内有金鸡洞,闽广棚民在内种植,皆编立保甲,盖棚十余所,俱有山主租赁”,奉乡十八都麻洞,山谷内“岩穴幽暗,丛木藉郁,向为异物所据,近有闽广之民,结棚赁垦,各有业主保领。”可见当时闽广移民为数不少。

修水五杰广场

著名史学大师陈寅恪的陈氏家族,就是清初从上杭县倒迁入赣的。雍正末年,陈寅恪的先祖陈鲲池与兄公远弟公升从上杭县来苏里中都琳坊天灯树下灯盏窝,迁入南昌府义宁州泰乡七都竹段里。陈氏在当地定居后第二代就开始发达,第四代开始崛起科举人才。陈寅恪的爷爷陈宝箴于咸丰元年(1851年)中举,累官至湖南巡抚,领导了晚清史上影响巨大的湖南新政。陈寅恪父亲陈三立是“维新四公子”之一,“同光诗派”的代表人物。迁义宁第六代的寅恪和兄弟衡恪、隆恪、方恪、登恪,皆在诗、画、文、史诸方面声名显赫。

(原文题为《明清时期闽西客家倒迁赣浙初探》,略有修改)

作者:张佑周

图片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蓝芳、丘凤青

编审:钟卫红

监制:邱甫田

  
收藏】 【打印】 【关闭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上杭县龙翔大道客家缘文化中心客家族谱博物馆 电话:0597-3842516 邮政编码:364200 E-Mail:zpg@shangh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