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上杭瓦子街在客家形成发展史中的地位(二)

发文单位:   发表日期:2021-01-29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客家上邑 文物大邦(二)

 

 

3.瓦子街移民的原因。瓦子街移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明中叶,与客家移民史的几次(唐末、二宋、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不同,其移民原因自然也是不同。钟震东认为,瓦子街移民“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经过在上杭三四百年的发展,人口相以较多,给他们生存发展增加了压力。另外,明代的农民起义造成的“社会动荡”给瓦子街居民的生存竞争带来的“威胁”。严雅英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寇兵征战,赋税徭役日增,导致民不聊生”。王建周、黄震认为,有“推力”与“拉力”两方面的原因。“推力”是当年上杭经济发展速度快,至明中叶已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 “社会动荡”和清初政府的禁海“迁界”。而“拉力”则为“有大量可供开垦的荒地”。文章认为,陆川古时候曾是壮、瑶民族的栖息地。自北宋开始,到明朝时期,这一带的壮、瑶民族多次爆发了反对统治者的起义。这些起义都因遭到明政府的镇压而失败了,由于战祸不断,人口急剧减少,造成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政府运用强制手段,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和优惠政策,把几十万人口迁往广西桂东南及广东省的一些地方垦荒屯田。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闽地汀州府县,多数来到上杭县城集中,办理过移民手续后,向各自的去处迁徙”。

 

 

根据笔者掌握博白县的资料,发现造成迁入该县的另一原因在博白县双旺镇周北大屋《陈氏谱牒》有记载:“瘟疫过去,许多地方荒无人烟,官府实行移民开发政策”。笔者认为,“拉力”上说,广西瘟疫造成的荒无人烟,官府的移民政策,可能是上杭瓦子街移民广西更主要的原因。而广西博白等地的瘟疫可能与战乱的杀戮有关。而“推力”方面,应该是上杭瓦子街“人多地少”。

 

 

4.瓦子街的历史地位。

严雅英认为,“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中,瓦子街是最重要的集散地”“是由闽入粤的必经之路”“是迁台、返赣、上云桂川的中转站”。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同样认为,上杭瓦子街是“客家大迁徙一个重要节点”。严雅英的观点得到福建省委原副书记、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原会长林开钦的认可。

通过上述123对瓦子街存在时间、移民地点、移民原因的简单阐述,由此可知“瓦子街”历史之悠久,由瓦子街播迁到世界各地客家裔孙之多,“瓦子街”在客家迁徙中有非同寻常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笔者认为,在客家人形成、发展、播迁的历史长河中,宁化石壁和上杭瓦子街都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宁化石壁是客家人进入福建的第一站,是客家人早期的聚集地。闽西当时(唐中后期至宋初)还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客家人从江西翻越站隘岭,在石壁形成了一个“村落”,人口逐渐越来越多,因地方夹小只好再次迁徙。上杭瓦子街则是到了二宋时期至元明时代,经过约四百年的人口繁衍、经济社会发展,以客家母亲河汀江为大动脉,以宽阔的河间盆地上杭城为核心区,是客家人已处于成熟和发展阶段的城市“街区”。后来终因“推力”“拉力”的作用而迁徙广东、广西。从一个村到一条街,客家人从初始形成到发展成熟,宁化石壁、上杭瓦子街无疑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形成一个完成的“线”。客家人成熟时期的瓦子街所形成、创造的文化色彩应该说更为丰富多彩。

 

 

三、上善汀江水,客家第一街

 

自宁化治平乡木马山发源,进长汀绕上杭至永定,汀江以宽阔的胸襟涵养沃土,迎来了客家先民在此开疆拓土,繁衍生息。汀江全长328公里,在上杭境内112公里,处于最黄金水段。宋嘉定六年(1213年)汀州知事赵崇模奏请漳盐改潮盐,整治汀江航道,潮盐经峰市转汀江航运至上杭。宋端平三年(1236年)长汀知县宋慈整治汀江,炸石辟滩,汀江上游可通至回龙。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汀州知府陈洪范召石匠炸开回龙滩,汀江上下游贯通。汀江干流可通航里程219公里,长汀至上杭官庄段1095公里,官庄至上杭至峰市段也是1095公里。自宋代开辟汀江航运以来,江西赣南平原和汀江流域盛产的粮食、竹木、纸品及其他土特产品源源汇集到长汀、上杭两县城,通过汀江、韩江水运至潮汕地区,再转销往国内外。而海盐、布匹、煤油、日用百货等又从潮汕等地经韩江、汀江运销汀江流域及赣南各地。同时,通过汀江也与漳州地区联结起来。据《漳州府志》载,由汀州登舟沿汀江南下,经上杭、永定,而后舍舟沿山道至南靖船场,再沿九龙江西溪登舟经山城抵漳郡;宋元时,闽西汀州土特产,有相当部分由该线水陆兼程运漳州再转销国内外。由此可见,汀江是闽粤交通的大动脉,是闽粤赣客家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水上运输线”。长汀,作为汀州州治所在地,当然的客家首府和汀州第一城。然而,由于水上交通的重要性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越,上杭成为闽西各县“上邑”。

如前所述,宋乾道年间,上杭县城已有十字街、二小街,冈背巷、塘头巷、肥株巷、郭坊巷。乾道七年(1171年),初筑县署并区划廛井途径,端平元年(1234年)初筑县城,建治署。宝祐二年(1254年),重修县城。在宋代,虽然上杭县城建筑以治署为重点,规模并不大,但周边的街道已纵横交错,瓦子街已形成,沿汀江自东而西长三四千米,热闹而繁华。以上杭瓦子街为核心区聚焦在周边的人口也就越来越多。到了明代,上杭县城还成漳南道之所在,此外,还设有按察使分司、布政分司、汀州卫守御千户所。显然,上杭在闽西各县中的地位是较为特殊和重要,可以说是汀州府城之外又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描绘出上杭县城宋代以来美不胜收的图景:“瓦子街”自东而西延绵十里,灰瓦青砖,商铺林立,前店后屋,熙熙攘攘,上等人家争相在此置业,购地建屋。南面汀江宽阔平缓,货船客船“上航三千,下河八百”,纷纷停泊渡口码头,卸货搬物肩挑背扛,长衫短袖忙碌穿行,不一会就上岸来到瓦子街,或送运商品,或洽谈生意,或游玩购物,或登临江酒楼,畅饮客家酒,极目丁水,波澜不惊,宠辱偕忘;琴岗塔寺,禅钟袅袅,长坝平畴,菜青瓜甜,农夫乐耕。

交通便利、地面开阔、经济繁华、以瓦子街为核心的上杭城,以及汀江黄金水段流域无疑是客家人神驰向往与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而此时上杭人口发展也很快。《临汀志》载,汀州在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有主客户二十二万三千,主客丁五十三万四千,以平均每户5-6人计,当时汀州人口已达一百二十万以上。虽然上杭因缺失史料无法知道有多少人,但作为汀州“上邑”,推测人数当不少于三十万。

 

因人口发展快,而上杭又得汀江水上大动脉之便,“瓦子街移民”就成为客家发展史的重要现象。上杭瓦子街就如河南固始、山西洪洞、宁化石壁、南雄珠矶巷是中华民族移民史上的重要符号。但是与固始、洪洞的移民主要是“因灾乱的被迫迁徙”又不一样,上杭瓦子街移民是客家族群形成后,为了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而移民,是客家人走上新的发展征程的移民。与宁化石壁也不一样,宁化为“来”,瓦子街是“去”,从被动逃难到主动谋发展。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宁化石壁是一个村,瓦子街是城市的一条街,笔者因此认为,上杭瓦子街不仅是客家人重要发祥地,是客家人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客家人迁徙的重要节点和转折点,在客家形成发展迁徙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条街,有近三十个客家姓氏从这里出发,后裔可能达一二千万之众,这在客家地区应该找不到第二条街了。就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来说,上杭瓦子街应该称得上是“客家第一街”和“客家圣地”。/邱甫田

 

编辑:蓝芳、丘凤青

编审:钟卫红

监制:邱甫田

 

  
收藏】 【打印】 【关闭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上杭县龙翔大道客家缘文化中心客家族谱博物馆 电话:0597-3842516 邮政编码:364200 E-Mail:zpg@shangh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