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客家母亲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发文单位:   发表日期:2020-04-22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中国东南部,江西省、福建省之间横亘着一条长550千米、海拔1000米,自东北向西南,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的武夷山脉。福建省因而与周边浙江、江西、广东等省相对独立成“闽地”。在武夷山东侧、闽地西部,有一条从宁化木马山上发端,经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自北而南,蜿蜒285公里,流域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的河流叫汀江,历史上也曾经叫鄞江。本文就汀江与鄞江之名称来由作简单阐述,带领读者一起走近神秘的“鄞江”。

一、何时有汀江?

作为河流,汀江当然是自古有之。本文要说的是作为客家母亲河什么时候开始叫汀江。

穿过武夷山脉浦城与浙江江山之间的枫岭关(西侧为仙霞关)、武夷山市与铅山之间的分水关、光泽与资溪之间的铁牛关、光泽与江西新城(黎川)之间的杉关、建宁与广昌之间的甘家隘、江西石城与宁化之间的无名隘口、长汀与瑞金之间的古城口和武平与寻乌之间的树岩隘等,东晋以来,特别是唐末到宋末元初,一批批中原汉人因避难、经商、仕宦等原因,纷纷进入福建。早些时候的大多到了沿海福州、泉州、漳州一带,迟一些的只好在武夷山东侧附近,沿着汀江往南走,在宁化、清流、明溪、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等地开山劈壤,开基创业、繁衍生息,明清以后又不断播迁到世界各地。进入汀江流域的这些南迁汉人与人数并不多的原土著或少数民族融合后,形成了汉族新的民系叫客家,因此汀江被称为客家的母亲河。

这条延绵武夷山东侧的河流为什么叫汀江,志书记述的很清楚。《临汀志》云:丁位也。以水合丁,于文为汀。《福建通志地理·汀州》云:或谓天下之水皆东,惟汀水独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为汀,故名”。还有一种字义说。旧图经云水际平沙曰汀。汀是水边的平地,长汀村就是长形水边平地上的村庄。州城设于长汀村,所以称汀州那汀江之名什么时候有的呢?

要探索准确的来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通过现存的一些史料记载加上一些分析推论是有可能找出其中的一些端倪来。闽西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生息之地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中心区域。周时属七闽,秦属闽中郡三国时属吴建安郡西晋太康三年282)闽西首新罗县(晋时上杭与长汀均属新罗)。南朝宋泰始四年468改晋安郡为晋平郡,废新罗县,原新罗县地属晋平郡。梁天监年间(502—519)析晋平郡地增置南安郡,龙岩地域属南安郡。大同六年(540)南安郡增置龙溪县,闽西隶属该县。从新罗县的置废可以看出,闽西自秦设立闽中郡以来的500年间发展缓慢,人口极少。

唐开元二十一年(734年),福州长史唐循忠奏置汀州,三年后得到朝廷认可,开福、抚二州正式置汀州。不过,当时的汀州州治并不在现在的长汀,而是在上杭。《唐会要》云:去州四百里。后迁长汀村,在今上杭县北十五里,名曰旧州《临汀志》则认为:初治新罗,去州二百五十里。长汀村,今号旧州,在县北十五里”“开福、抚二州置汀州取长汀溪名之二书虽然记述略有差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上杭县临城镇九州村,原名长汀村,是最初的新罗县治、汀州州治所在地。那时村名叫长汀村,河流叫长汀溪。随着长汀县和汀州的搬迁,名字也带到了后来的长汀。

唐开元二十四年,在置汀州的同时,又置新罗县(一说杂罗县),汀州辖长汀、黄连、杂罗三县。天宝元年(742年)汀州改为临汀郡,杂罗县因城东翠屏山有名胜龙岩洞改名龙岩县,黄连县改名宁化县。乾元元年(758年)临汀郡复名汀州。辖长汀、宁化二县。

从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以“汀”为名的长汀溪或汀江已在唐置汀州前已存在了。换句话说,不管是长汀溪、汀江(河),还是汀州,他们的名字早于大多客家人到达之前。

二、神秘的鄞江

先说说鄞字。字典一般把它解释为地名,即浙江的鄞县(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南沿海一带称九夷,浙东地方称“东夷”。东海边的宁波,古称“堇邑”之地。据考证:“堇”乃黄土二字之缩写,堇邑二字合称为鄞,可理解为黄土地。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这就是说大约产生于夏朝;《国语越语》称:越王勾践之地,东至于鄞。一般认为《国语》成书于战国,就是说作地名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秦朝推行郡县制,在会稽郡下设鄞县。那么赤堇山又因何而得名?从字形上分析,古体字为+古体为字+;炎帝也称赤帝,而则是指黄帝,因为黄帝崇尚土德,所以赤堇山就是炎黄山了。为此有专家还推论:今慈城赤堇山和奉化赤堇山可能都曾是炎黄部落的共同居住地。

鄞江作为汀江的曾用名,在地方志中多有记载。汀州最早的州志编纂于宋代,宋有三修。其一为隆兴二年(1164年),其二为庆元4年(1198年),三修为开庆元年(1259年)。《开庆临汀志》云:“水路,鄞江溪自县十里而会于麻潭……直至上杭县”。民国《长汀县志》云:“白石溪水在长汀县南二百步,下流至潮州界,则溪流至治所有异名也。宋时曰鄞江……鄞江在府城东,即东溪也”。由此可知,汀江在宋朝时应该已称“鄞江”。

宋朝为什么要将汀江改叫鄞江?有研究者认为,这或许与客家保护神定光佛有关。定光佛又叫燃灯古佛,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临汀志》载:定光佛俗姓郑,名自严,泉州府同安人,自小有“奇识”。闽王延政天德九年(944年)11岁时出家修行,17岁时游豫章(今江西南昌),过庐陵(今江西吉安),契悟于西峰园净大师,然后云游四方。宋乾德二年(964年),而立之年的郑自严来到武平,立下“我愿委身此地,以度群品”的誓言。随后在武平岩前狮岩建寺庙设道场弘法传道,在当地及闽粤赣周边留下除蛟伏虎,疏通航道,活泉涌水,祈雨求阳,赐嗣送子,筑陂止水,以及屡显神异护国佑民的传奇故事。因“大师生前乐为善举,有求必应,且法力无边”,故其逝后,百姓“收舍利遗骸骼塑为真相”,崇奉为佛,香火旺盛。

有一种说法,定光佛是布袋和尚的不同化身。五代梁时奉化(当时奉化属鄞县)僧人布袋和尚,一次与徒弟摩诃游方到福建一温泉。一起洗浴时,摩诃发现师父的光背上有一只圆圆的眼睛,就说:“师父背上开眼,是尊真佛!”布袋一听,闷声不响,回寺院后走到山门外东边的一块大石上坐化圆寂了。摩诃安葬了师父,可是没过几天,就有人看到布袋在福建少林寺,还对着他口念偈语。布袋和尚生在奉化一个叫长汀的山村里,自称长汀子,他的家乡不远处有条著名的大溪——鄞江。另据文字学专家考证,古代“郑”和“鄞”以前写法一样,是同一个字。定光传说姓郑,与“鄞”的关系密切,布袋和尚、定光、郑姓、长汀村、鄞江,这些难道都只是巧合吗?

定光之所以成为客家地区的保护神,是因为他不仅受到百姓的推崇,还得到官方的认可。有关资料记载,大中祥符4年左右,定光在官府征收布税有不同意见,遭到汀州郡守赵遂良审问并焚烧衣帽,从此定光不穿僧服穿白衣。后来定光去赣南盘古山,百姓就说“白衣菩萨”来了,因为500年前波利禅师说过“我灭了,500年后南方有白衣菩萨来住此山”。消息传回汀州后,赵遂良醒悟,为定光修庵,请回汀州。

《临汀志》记载,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郡守赵遂良在汀州创庵,延定光佛往来憩息。赵指庵前枯池曰:“劳师出水”。师即以石书偈四句“山矿生金乳,地官辟开门,石矿水直出,供养天心尊”投池中。果然,清泉衍出,郡人采偈语中语,名曰“金乳”。

《临汀志》还记载,长汀城东龙潭云骧阁下东岸建龙王庙,遇旱则筑坛而雩。祥符间,数为民害,郡守赵遂良请定光佛书偈正之。偈云:“天风毗地势,地水转势头;沙石立未堆,水心主巨州。”其患遂止。

赵遂良对定光非常佩服推崇,于是将定光的除蛟伏虎等神奇事迹上奏朝廷,朝廷赐给定光卓锡地“南岩庆院”匾额。此后汀州郡守胡咸秩(大中祥符6年为汀郡)、陈暎(嘉泰年间,1201-1204)等,不断向朝廷上奏,宣传介绍定光的神通广大,后来皇帝下旨将定光封为“定光国应普慈圣大师”。

在朝野都推崇定光的过程中,定光又是布袋和尚的不同化身,又姓郑,再加上历史上曾有不少鄞县人在汀州为官。如,南宋嘉熙四年(1241年)鄞人姚元特为汀州太守;宝祐间(1253-1258年)鄞人汪之林为汀州太守。于是汀州的某个郡守顺应民心将汀江改称为“鄞江”,应该就是这个时候(1008-1258年)。

三、鄞江的消失

宋代汀州志三修,前面二次都叫《鄞江志》。第三修时是宝祐六年(1258年),由汀州太守胡太初主持修编,于开庆元年(1259年)完成,改名为《开庆临汀志》。

胡太初在序中说:“夫以郡创于唐之开元,四百三十年为我宋之隆兴甲申,而志始形,然甚略也;又三十五年为庆元戊午而志始修,然未备也;又六十年至今日而志重作,亦未敢以为大备”。编纂汀州州学教授赵与沐在跋中说“鄞江旧志,始纂于隆兴者颇略,继修于庆元者尚疏,识者慨其寤叹”。显然《开庆临汀志》是在两部《鄞江志》旧志的基础上增补考订而成的。期间胡太初亲自“定科条、订事实、剂雅俗、正讹谬”,还“以其学识躬亲其事,予以润色、修订”。

胡太初将两部志书中作为汀州标志性的所有“鄞江”都改为“临汀”,研究《开庆临汀志》的学者认为:胡太初故灭其(鄞江)名,这决不是无意的疏忽。

胡太初是宝祐六年十一月,以宗正丞、兼吏部郎知汀州的,开庆元年八月二十六日期满。而《临汀志》之纂是他任期中最后三个月内完成的。为什么任汀州太守数年,到开庆元六月才想到修志,并“三阅月”,急匆匆地完成于八月末?开庆二年即改景定,八月,胡太初被朝廷召为工部郎中,即为京官。显然胡太初修志,其意在升官。

胡太初为什么要毁“鄞”呢?研究者认为,胡太初是台州临海人,嘉熙二年进士,颇有才华,曾撰写过《昼帘绪论》。开庆元年,他的同乡、同榜进士贾似道登上了相位,这让他的仕途有了更大的希望。但问题又来了,因为他原本接近的都是鄞人,如王应麟、汪之林等。

南宋鄞人,自史浩至史弥远,接着郑清之、史嵩之又相继为相,半个多世纪里操控整个朝政。宝祐年间史嵩之去世,但期间两次出任丞相的吴潜则与郑清之同榜,且又受史嵩之推荐,所以鄞人虽然失势,仍“死而不僵”。开庆元年贾似道挤掉了吴潜,独自任相,他推行彻底反鄞政策,鄞人被完全排斥出局,一代鸿士王应麟两次被逐出朝廷,鄞人势力也随之完全失去了影响。胡太初可能为了显示自己与鄞人“无关”,迎合贾似道,于是将“鄞江志”改为汀州曾有的名字“临汀志”。志书名称从表象上看既可与前二修撇开,有独立性,还颇有“古意”,这正是胡太初的聪明处。

虽然胡太初灭“鄞”,但客家的鄞江一词还在不少地方保存了下来。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定光佛信仰越传越远,逐步流布于闽粤赣浙川桂等客家地区和部分非客家地区,“鄞”也在这些地方继续留传。明清之际,不少客家人陆续迁徙台湾,于是他们把定光佛信仰带往台湾。其中新北市淡水的“汀州会馆”就起名为“鄞山寺”。武夷山市星村的妈祖天上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汀州会馆,门额上正中题刻“鄞江聚秀”四个大字。而从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明史·地理志》“长汀东有鄞江,即东溪”可以看出,在清代,鄞江之名应该还是存在的;但到民国丘荷公主编的《长汀县志》“宋时曰鄞江……鄞江在府城东,即东溪也”看,到民国时汀江应该少有再称“鄞江”了。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地处武夷山东侧的客家母亲河,应该是在部分较早到达闽西的中原南迁汉人,即在汀州置州前(唐开元二十一年,即731年)就取名为长汀溪或汀江;到了宋代,定光佛在闽西倍受推崇和信仰时,汀江于是多了一个名字或改名叫“鄞江”;而到南宋末年即开庆元年(1259年),汀州太守胡太初因故毁“鄞”,此后元明清时代“鄞江”之名逐渐少用或不用。回望历史,不管是充满易理色彩的“汀江”,还是来源于浙江或定光佛的“鄞江”,甚至还可追溯到炎黄时代的“赤堇山”,汀江和鄞江的前世今生,与作为一支在外人看来颇有神秘感的汉族民系--客家,紧紧连结在一起,充满神奇,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蓝芳、丘凤青

编审:钟卫红

监制:邱甫田 

 

  
收藏】 【打印】 【关闭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上杭县龙翔大道客家缘文化中心客家族谱博物馆 电话:0597-3842516 邮政编码:364200 E-Mail:zpg@shanghang.gov.cn